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的“2015年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评审工作日前揭晓,全国共有76家企业获得“2105年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称号,其中,有4家来自家纺行业企业,浙江皮意纺织企业名列其中,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家纺企业。
近年来,浙江皮意纺织有限公司坚持实施品牌战略,保持品牌管理体系有效运作,不断提升自身优势。2014年,皮意纺织成立企业院士工作站,开发出真皮品质和复古牛仔风格的优质纺织材料,其中“会呼吸的科技皮”系列“皮意牌”产品,被一家国际知名家居品牌商看中,成为其在国内长期的独家供应商,并携手开展皮意品牌合作推广。据了解,今年第一季度,皮意公司实现产值9000万元,同比增长10%。
海宁家纺的供给侧努力方向,要加快“海宁家纺”区域品牌培育运作,抱团发展”。作为海宁家纺协会的副会长,浙江皮意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明荣对海宁家纺品牌运作,提出可供操作的具体思路,建议把海宁家纺城市场一个个窗帘店,转变成批量化、个性化订制单位,由行业协会和家纺城市场共同制定品质标准,跟“帘到家”、“尚品宅配”等O2O平台合作,规范化运作,互联共赢,提升“海宁家纺”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发展空间。
本报讯 对企业来说,自主创新是一条并不平坦的道路,可一旦走出来,将成为引领行业的佼佼者。
20年来,”皮意”这个面料行业中的”守望者”,一直秉持着”做实业,做精品,做品牌”的信念,在坚守和创新的道路上摸爬滚打,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特别是在”市场偏冷”的最近两年,皮意纺织凭借自己的创新研发,销售逆市上扬,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成为行业里的”一枝独秀”。
“要做就做引领者,做行业中的NO.1。”浙江皮意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明荣坚定的话语彰显出了企业的”雄心壮志”。
为了生存走上创新道路
“皮意纺织之所以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可以说是迫不得已。”时至今日,说起企业走上自主创新这条路的原因,年逾花甲的沈明荣仍然唏嘘不已。
1995年,沈明荣从一家国营染整企业下岗后,偶然接触到了转印花技术。采用这一先进技术几个人一天就能生产8000多平方米面料,同样的产量国内需要数十人。从事染整行业数十年的沈明荣敏锐地意识到了这是一个良好的商机,毅然和朋友一起投资创办了海宁顺达印花有限公司,从台湾引进设备和技术,专业从事转印花面料生产。
开始的一年,因为技术先进,公司产销两旺,但好景不长,由于该产业门槛低,且易学易用,次年,家纺产业集中的许村镇就闻风而动,密集上马了90多条和顺达相同的印花生产线,产能足够为全国家纺印花。不论是区位还是规模都不占优势的顺达印花开始陷入困境,且资不抵债,不得不寻找出路。
企业该如何生存?经过思考,沈明荣得出了两个字:创新。1996年开始,以他为核心的技术团队开始”泡”在实验室里研发新材料。那几年,企业每年的利润全部都投入到了研发中,赚1块得花出去1块2,生存非常艰难。
投入终于换来了回报。2002年,新面料研发成功。2003年,企业订制了一整套生产设备。2004年,沈明荣给新面料起名为”皮意”,并成功注册”皮意”商标,公司也更名为”浙江皮意纺织有限公司”,产品正式进入生产环节。
“这是一种全新的面料,全世界独一无二。之所以取名为‘皮意’,是因为这种产品是‘领悟皮的精华,用皮的思想做出来的纺织面料’。”沈明荣说,”皮意”面料摈弃了传统工艺,用经编胚布通过后期整理加工,融入皮革处理技术制造而成、主要用于沙发制造。和真皮相比,皮意面料的防水透气性、舒适性都不差,还比真皮更环保。
新产品投入市场后,受到了业界的瞩目。因为拥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皮意面料每米的价格要比其他仿皮产品贵2元。2006年,皮意面料更是凭借核心的技术和优质的品质得到了欧美沙发市场的认可,建立起了稳固的销售网络,打响了品牌知名度。2009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是2005年的30倍。
一次意外让企业差点”万劫不复”
皮意面料成功之后,公司又全力投入到新面料的研发中,经过数年的努力,2013年,成功研发出了”会呼吸的科技皮”。这是一种全新的”皮”,透气性、透湿性优越,具有抗黄变、耐摩擦和易去污等特性,真正做到了既美观又舒适,能广泛用于沙发、汽车内饰、服装等领域。
新面料在当年9月份上海举办的第19届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上展出后,立即吸引了国内外客户,订单纷至沓来。然而,沈明荣怎么也想不到,正是这款新面料差点把企业拖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提起这件事,沈明荣至今仍心有余悸。而这一切,都因为产品还没真正研发成熟,就急于推向市场。沈明荣回忆,2013年打开市场后,订单非常多,”那时候,生产出来的产品很不稳定,良品率只有百分之六七十,但客户天天都在催订单。”
为了不失信于客户,企业一边咬牙生产,一边组织科研团队日夜攻关,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现在,新产品已成为欧美国家主要的装饰面料之一,为公司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创新必须真正地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但永远不能停步。”沈明荣如此总结。
今年,企业又投入了300多万元建立了烂花生产线,从韩国引进先进的设备设施,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与培训。烂花产品在外观上具有较强的特色,是市场上新兴的产品,深受客户喜爱,”这一产品将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
截至目前,企业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外观专利14项,还有一项发明专利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立志做面料行业的NO.1
在沈明荣办公桌的抽屉里,珍藏着一张普通的A4纸,这是他为企业写的2015年春节致辞。纸上写到:做世界上最好的面料,是我们正在做的,也是我们唯一能做得到的,且是我们必须做得更好的神圣使命。
这即是他经营皮意纺织20年来的理想,也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做企业,赚钱是第二位的,第一位永远是承担民族责任,为国家、社会做有用的事。”沈明荣说,现在是企业发展的最好时代,而一个企业要长久生存,必须专注主业,沉下心来,钻进去,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是企业生存的唯一道路。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做百年企业,成为面料行业的NO.1。”
现在,企业正朝着这一目标大步前行。为了研发出更好的面料,去年,在嘉兴科技局的牵线搭桥下,企业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俞建勇院士合作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从事面料原材料的研发。
“目前面料行业很多原材料都被国外垄断了,比如有机高分子纤维核心技术就掌握在日本人的手里,而这些正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做世界面料行业的风向标。”说起企业的未来,沈明荣信心满满。
在要素改革推动下,浙江皮意纺织有限公司砸下2500万元,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技术改造。这一技改项目被列入了省“811”节能减排成果转化重点工程,项目实施以来,企业的COD排放量和用水量大大减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全省首创,新技术高效治污
今年3月,浙江皮意纺织有限公司的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项目,接受了省科技厅、省环保产业协会专家的现场评审。“项目运行以来,各项指标均符合入网标准。”对此,公司总经理沈明荣感到满意。
项目现场,实时数据监测室的大屏幕上跳动着一组数据:排出的废水中COD含量为54mg/L,而中水含量为10mg/L,大大低于《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200mg/L,和普通河水没有差别。而处理前,污水COD含量为800mg/L。
如此显著的处理效果,其秘诀就在于生化技术的应用。处理池中的细菌能够高效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的同时,产生的污泥量仅为原先的十分之一。据了解,这个项目是全省第一个完全依靠生化技术直接处理染整污水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项目。污水经过生化降解后,还要经过新型树脂材料的净化——这是中水回用处理的核心环节。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再通过树脂材料的吸附,就可以得到更加干净的水,回收用于企业的生产。
“印染行业污水治理一直是全省水环境保护需要攻克的难题。”参与该项目现场评审的省环保产业协会专家黄一南告诉记者,皮意纺织采用的树脂回用技术在全省也是首创,在“五水共治”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重金投入,年节约各种费用160余万
皮意纺织是一家纺织印染企业,公司总经理沈明荣一直很重视企业环保,“这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在可供沈明荣筛选的8个项目里,普泰环保提供的方案总投资2500万元,是所有项目中最贵的,但沈明荣认为这钱花得值。
自去年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以来,我市对于印染企业执行了严格的差别化政策。尽管皮意纺织还处于建设周期内,尚未纳入评价体系,但企业成本上升,压力也在增大。简单算一笔账,皮意纺织去年的COD排放额度为62.61吨,排污权交易总价约为25万元;排放污水达317152吨。而如果列入B类,不仅减排任务要增加,而且排污权交易价格和水费也要上调;更重要的是实行多因子符合计价后,每年的污水处理费用将超过100万元。
“早改总比晚改好,主动改总比被动改好。”沈明荣坦言,虽然污水处理设施技改的投入很高,但从长远看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可观。经测算,通过该项目,皮意纺织理论上可实现50%的废水回用,每年可节水70万吨,减排COD140吨,节约各种费用164万元。
数说改革:
今年以来,全市共削减化学需氧量(COD)162吨、二氧化硫176.38吨、氮氧化物84吨、氨氮126吨。实行工业污水按多因子分档复合计价收费制度后,入网污水状况明显改善,2014年5月份与改革前的2013年12月份对比,企业污水量由314万立方米,下降到291万立方米,降幅7.5%;单位污水处理费由2.72元/立方米,下降为2.56元/立方米,降幅为5.97%;多因子超标企业数由23家下降为7家。
本报讯 近日,一辆满载沙发面料的集装箱车驶出皮意纺织公司的大门,不久之后,这批面料将漂洋过海进入美国市场。据悉,今年第一季度,皮意纺织实现销售产值9000万元,同比增长30%。在当前家纺市场出口疲软的背景下,该公司出口缘何红红火火?公司董事长沈明荣的一席话揭开了这一“疑问”:“我们在科技创新上尝到了甜头,一年半时间投入3600万元用于练内功,成功打开国内外市场。”
来看一组数据:去年,公司投入100万元引入企业ERP数据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今年3月28日,投入2500万元用于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企业污水零排放;5月以来,公司累计用于各项技术与设备改造投入1000万元,提升生产自动化程度,改善员工工作环境。
皮意纺织为啥舍得花费这么多“真金白银”?
原来,沈明荣早年下过乡,曾下过岗,办起企业后,经过多年“摸爬滚打”的他认为,不练好“内功”,不重视企业集成创新,就很难解决发展的瓶颈。
3月,他拍板投资2500万元,在公司内建成全省首个纯生化技术处理染整污水项目。对此,他有句话常挂在嘴边:“我要制造,不要污染。”据悉,该项目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建成后使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大大提高,更赢得了外国客户的信赖。
与此同时,他和他的团队多年坚持求新,推动一个个研发成果实现产业化。公司通过设备与工艺技术升级,研发出“会呼吸的科技皮”,产品既有布的纹理,又有皮意的特色,广泛应用于沙发、服装、箱包及工程装修,产品打入欧美市场。
在创新中如何投入?沈明荣更有自己的心得。他介绍,每年公司先对盈利做好评估,再按照量入而出原则,进行研发投入。比如每月盈利200万元,就拿出150万元用于创新。
目前,该公司正在研制新的沙发坐垫,计划三年内打入汽车内饰市场。据悉,该产品关键指标已通过相关质量检测机构检验,下一步将争取国内汽车行业权威机构认可。